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化落實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牢牢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時代機遇,以更高站位、更廣維度、更大力度推動我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的意見》(贛發〔2022〕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刻把握數字中國建設的戰略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刻汲取肖毅案教訓,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著力推動數字技術創新應用,著力搶占發展新賽道,著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培育發展以數字經濟為重要引擎的新經濟新動能,推動構建具有撫州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精彩演繹新時代撫州之夢、撫州之戲貢獻“數字力量”。
(二)發展目標
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努力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倍增、占全市GDP比重達到45%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業、數字要素驅動業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到10%以上,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加快突破1千億元,形成鋰電池等一批超過100億、VR(虛擬現實)、物聯網等一批超過50億的細分領域產業集群,將我市打造成為全國數據要素價值實現示范區域和中部領先、全省一流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區域。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數字基建支撐工程
1.全面升級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全面推進“雙千兆”建設,推動5G網絡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推動千兆光纖網絡逐步向行政村延伸覆蓋。加快部署基于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的下一代互聯網,全力推進在我市設置中國聯通國家級骨干直連節點中繼站,縮短我市直連至上海、廣州等長三角及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的路由距離,有效降低網絡時延。推進物聯網、撫州市遙感衛星數據與應用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
2.統籌布局數據中心和云平臺建設。以城市云為載體,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公共服務能力,支撐城市穩定運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發展模式創新。依托現有具備相對優勢的數據中心資源招引數據應用企業落地,打造大數據、云計算產業發展高地。實施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推動數據中心向集約化、規?;?、綠色化方向布局發展。引進孵化一批算法開發、應用服務等人工智能企業,推進全國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江西中心建設。積極對接“東數西算”工程,盤活現有算力資源,推進我市建設全省數據備份中心。
(二)實施產業賽道趕超工程
1.搶占一批產業賽道。重點布局專業芯片、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照明、智能終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虛擬現實、信息安全和數據服務、工業互聯網、智慧家居、智慧能源等已具優勢的產業賽道。依托龍頭骨干企業打造現代化的新能源汽車完備產業鏈、半導體芯片產業鏈、鋰離子電池制造產業鏈等;招引數據采集、存儲、挖掘、安全等領域高新企業,形成一批大數據、云計算優秀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應用;做大做強本土信息化企業,招引軟件開發與應用企業;發展軟件開發、游戲測試、渲染、呼叫中心等服務外包產業;打造VR/AR一體機等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積極推進5G與工業制造、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車聯網、無人機等技術結合,打造一批5G+應用產品。
2.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按照搶占新賽道、補強產業鏈、塑造新優勢的思路,深入實施“三請三回”“三企”入贛,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等開展“5020”項目攻堅行動,招引一批數字經濟重大項目。
3.培育一批重點企業。培育數字經濟企業梯隊,力爭在數字經濟領域培育更多獨角獸(潛在、種子)企業、瞪羚(潛在)企業,打造一批數字經濟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充分發揮市數投集團公司等國有投資平臺在服務“全景撫州”建設,盤活政府數據資產,引導數字產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實施一批數字創新行動。依據全省數字經濟領域關鍵技術目錄,精準實施關鍵技術攻堅行動。聚焦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輸變電等領域,爭取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更多企業創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三)實施產業數字化轉型工程
1.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傳統企業智能制造升級示范工程,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全面提升制造業生產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充分發揮中國電信江西(撫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西移動產業互聯網研究院撫州分院、中國聯通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撫州分院等平臺的獨特優勢,圍繞有色金屬、輸變電、日用耐熱陶瓷、教育裝備等特色優勢產業,建設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推動高新數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綜合型二級節點運營,加快培育健康有序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產業生態。積極推動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大中型企業深度上云,企業上云數突破4000家。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升級工程,推動1000臺(套)以上制造裝備實現數字化采集、網絡化聯接、智能化管控,培育100個以上升級版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培育孵化2-3個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2.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著力補齊城鄉數字鴻溝。統籌推進國家和省級數字鄉村試點,推動農村數字經濟發展和鄉村數字化治理。大力推進數字技術在種養植、畜牧、水產等領域試點示范,打造一批農業數字化示范項目。支持以“贛撫農品”為代表的農產品品牌服務平臺建設,整合全市農產品優勢資源,建立以質量基礎設施和質量鏈平臺為支撐的區域品牌培育和運營體系。加快推進“互聯網+”智慧農業行動,大力實施農村電商工程,依托電商逐漸建立農產品集中倉庫以及完善的物流體系,為農戶提供全域的銷售平臺,促進農業流通方式轉變。培育數字新農人、鄉創客,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定制農業等新業態。
3.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動養老服務領域信息化建設,探索智慧養老場景落地應用。建立統一的志愿服務支撐平臺,探索完善互助性養老服務時間儲蓄、兌換等激勵、保障機制。深入挖掘湯顯祖戲劇和王安石文化品牌,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IP產品。加快引進“旅游年卡”一卡通項目。加快智慧景區建設,打造文昌里、資溪大覺山等智慧景區樣板工程。推動信息化、智能化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提高裝配式建筑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推進江西省教育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實體化運營,開展教育大數據應用試點及產品孵化。推廣“智慧中藥房”應用,推動“旴江醫學”“建昌幫”、曹山中醫藥等為代表的中醫藥產業融合。鼓勵中小企業通過社交電商、社交媒體、網絡直播等渠道開展創新營銷,創新制度舉措扶持跨境電商做大做強。支持一批智慧物流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文化金融等試點示范。新增3個以上智慧景區,網絡零售額突破140億,創建省級以上電子商務示范基地2家,創建省級以上電子商務示范企業20家,物流信息化率達90%以上。
4.推進產業園區數字化轉型。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信息網絡綜合承載能力。加快建設智慧園區綜合服務平臺,引導數字要素向園區集中,推動園區之間、園區內企業之間通過網絡、平臺等載體進行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市場需求對接。發展中央工廠、協同制造、共享制造、眾包眾創、集采集銷等新業態,提升區域制造資源和創新資源的共享和協作水平。
(四)實施“全景撫州”建設工程
1.統籌謀劃應用場景。實施“全景撫州”行動,全面深化新型智慧城市、教育醫療、文化旅游、城市管理等領域應用場景建設。重點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大腦”、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等應用場景建設。拓展提升“贛服通”“贛政通”功能,助力打造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市。
2.加快場景示范推廣。建立供需對接機制,組織梳理“機會清單”“產品清單”向社會公開發布。引導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應用企業創新產品(服務),在全市建設5個左右應用場景示范區、推薦推廣30個左右應用場景示范項目、培育150個左右具有爆發潛力的高成長性企業。
(五)實施空間布局優化工程
1.建設創新引領區。加快推進數字街區、數字小鎮、互聯網產業園等數字經濟平臺建設,完善網絡、水電、休閑、娛樂等配套設施。瞄準數字經濟新興產業的龍頭企業、領軍企業及優質的高新技術型創業團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完善優惠政策及準入退出機制。
2.建設承接轉移示范區。積極對接數字大灣區、數字長三角,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數字產業梯度轉移,推動撫州建設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示范區和先進制造業協作區。探索“產業飛地”“科創飛地”等多種飛地平臺模式建設,實現“借勢、借力、借腦”發展。
3.建設特色產業集聚區。在全市統籌建設10個數字經濟集聚區。加快推進黎川縣康養家居數字經濟產業園、崇仁縣北斗變電小鎮(北斗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園)、高新區智慧商顯科技園、高新區半導體科技園、臨川區高新科技產業園、東鄉區榮華人工智能產業園、南城縣電子信息產業園、廣昌縣中廣創新電子信息產業園、金溪縣光電產業園、宜黃縣宜黃之光光電產業園、資溪(撫州)數字產業園等一批數字產業專項園區建設,打造5G、物聯網、半導體、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一批數字產業集聚區。
(六)實施數據市場培育工程
1.推進公共數據共享開放。加強政務信息化管理,堅持集約共建,切實防止重復建設和資金浪費。建立公共數據目錄體系,動態發布數據共享和開放責任清單,推動公共事業單位數據資源統一納入。依托省電子政務一體化平臺,推動市縣兩級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數據共享和開放。完善全市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探索建立市縣“一地創新、全市受益”的數據共享應用模式,推動數據回流,提供多樣化、定制化數據服務。健全公共數據授權開放管理制度,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利用。
2.探索數據要素交易流通。不斷完善數據資產登記、治理、共享、融通、應用和服務等數據要素流通機制。加快推進數據價值化,探索金融、醫療、“雙碳”、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數據產品開發和數據運營場景落地。形成政企數據融合的對接機制,促進政企數據對接融合。
三、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撫州市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高位推動全市數字經濟發展。各地各部門要把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推進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協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二)強化工作合力。市發展數字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切實履行好牽頭抓總職責,承擔起牽頭組織、統籌協調、調度推進、考核評價等具體職責。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自身職責和任務清單,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識共為、密切配合,落實好各項重點工程和政策舉措。建立目標責任機制,市委、市政府向各縣(區)下達數字經濟發展目標責任書,壓實工作責任,凝聚起發展數字經濟的強大合力。
(三)強化招商引資。組建高質量精準化數字經濟招商小分隊,緊盯重點產業鏈發展目標和重點區域開展招商,進一步提升數字經濟招商引資工作水平。深挖產業市場潛力,梳理整合全市產業需求,做大市場體量。建立企業提需求、政府來服務的招商機制,即龍頭企業提出所需配套產業,政府圍繞其需求領域開展招商及孵化工作,構建完善龍頭企業的產業配套生態。
(四)強化人才保障。建立撫籍數字經濟人才聯盟。積極組織開展數字經濟領域專家論壇、專題研修、職業技能培訓等。探索傳統企業與信息化企業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和企業與職業技術學校定向培養。探索撫州中科院數據研究院實施事業單位企業化改制,釋放人才活力,充分發揮其“政府智庫、產業橋梁”的作用。
(五)強化專項基金支持。優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模式,重點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和高成長、初創型數字經濟企業發展,發揮其資本撬動作用,組織篩選適合的優質企業,優先納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投資基金項目庫。
(六)強化考核激勵。依據江西省數字經濟指標統計辦法,建立健全全市數字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強化日常統計、運行監測和綜合評價。建立數字經濟工作推進考核評價體系,強化目標責任考核及動態跟蹤督查,將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縣(區)和市直各單位年度考核。
主 辦:宜豐縣人民政府 承 辦:宜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聯系電話:?0795-2765503
政府網站標識碼: 3609240002 備案編號:贛ICP備05000556號 贛公網安備 36092402000001號
網絡信息安全舉報電話:0795-2991000 舉報郵箱:yf_jx@126.com